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 ||||||
远山含着最后一场雪,斑驳了我在如美的两年时光。从沥沥细雨到山顶白了头,再到如火如荼的六月,四季在我头顶又轮回了一圈。年复一年里,回头再看来时的路,或蹒跚或坦然,沿途都是青春洒落的印记。 两年的时光不过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里,拉乌山上的经幡经久不衰,澜沧江的水生生不息,海拔2600多米的高原,一不小心就会让人气喘吁吁。在岁月的长河里,这里仿佛是诗人笔下的秘境,要经得起漫长的等待。等待着高山的冰雪慢慢融化,等待着七八月的烈日褪去锋芒,等待凛冽的严冬缩短它冰冷的周期…… 傍晚爽朗的山风拂过这里,山顶的乌鸦恣意摆弄着翅膀,我望着318国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当地藏民挥手起舞的锅庄,这里好像比刚来的时候又热闹了好多。绿色的密目网遍布了这个镇子,原先荒芜的山终于有了路,两岸也建起了桥梁。这里悄无声息地变化着,建设者们以澜沧江流域为主体,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当地产业增长和就业机会。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感叹着水电建设的力量,也感恩着建设的路上带给我的点滴成长。 在这个成长的路上,从一无所知到如今,在迷茫里寻找未来的方向,在手足无措中学会一技之长。两年以来,一局这个大家庭让我身在其中痛并快乐地成长着,乐在其中地感受着来自五湖四海深入浅出的交流。人生并非全是坦途,在一次次的拍打里要学会站起来继续向前走,相信这段路的终点必然是花开万里。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