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 > 一局艺苑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发布日期:2023-06-13 信息来源:云南分局 作者:康轩敏 摄影:康轩敏 字号:[ ] 分享

不远万里,静待花开。

初次踏足乌干达,我就被这片土地上的奇妙景象所震撼。苔花虽小,却向阳生长,开出了微小而坚毅的花朵,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坚韧和勇气。正如同牡丹那般,它们不畏艰难困苦,勇敢地迎向光芒,绽放出壮美的姿态。这一切,都与我来乌干达的初衷紧密相连。我是一名商务翻译,目前在乌干达项目部工作已四月有余,我与一局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故事一:邂逅水电一局

2022年,是中国和乌干达建交六十周年,也正是在这一年,我注意到公司发布的社会招聘信息,经过详细了解之后,我决定来乌干达,成为乌干达项目部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渴望像众多的工程人一样,在这片充满独特魅力的非洲土地上闪耀光芒。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家人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百般阻挠,“一个女孩子去非洲多危险”、“那边落后、条件艰苦,为什么一定要去非洲”……质疑和担心的声音每天都萦绕耳边。但在家人详细了解关于乌干达以及项目部的情况后,我赢得了家人的同意。或许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蓝天映衬下的伊辛巴水电站的巍然矗立、尼罗河上的壮丽景象震撼了他们;也或许是因为他们被无数电建人为了这个伟大项目的完成而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又或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非洲这片土地上的生机勃勃和无限可能……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乌干达的飞机。从兰州到广州,途径肯尼亚,最后抵达乌干达,辗转三地,历经长达15个小时的飞行,穿越冬夏之间,从东八区跨越到东三区,终于在2023年1月18日踏上了乌干达这片“狂热”土地。

故事二:初见乌干达

我与乌干达的初见,是不同肤色面庞上友好和善的笑容和伫立在恩德培机场外的巨大蓝色标识牌——“Welcome to the Pearl of Africa(欢迎来到非洲明珠)”,标识牌后的大片湛蓝天空令人心旷神怡,路面也干净整洁并无想象中的脏乱无序。出机场前往项目部的道路,是中资企业EPC建造的纯中国标准的高速公路,那一刻,仿佛自己又回到了亲爱的祖国,这种“中国标准”的输出更加增强了我的自豪感。沿路,前来接站的同事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当地特色和景色,“这是维多利亚湖,尼罗河的源头也在这里。”随着同事的介绍,目光所及是以蔚蓝天空为底色,嵌着深蓝宝石一般的维多利亚湖,路两边是高低起伏的绿色山丘,阳光在微风中舞动的场景,这些组合成了一幅颜色极具鲜艳的独属于乌干达的精美油画。头上是蔚蓝的广漠天空,缀着姿态潇洒的云朵,车窗外的绿色植被飞速掠过,期间还能看到一些影影绰绰的蜿蜒小河,流向远方。这一刻,干旱、沙漠、缺水、动荡、危险等负面的刻板印象,在归途中,早已被微风吹走,被阳光驱散,被风景说服。

故事三:初遇工作困境

作为一个海外项目“小白”,在工作第一天,我就遇到了困难。因为还不适应当地口音,与当地人沟通困难,大学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这让我非常沮丧。好在我结交了第一个乌干达朋友,他叫Bashir,已经在水电一局乌干达伊辛巴项目部工作长达七年,他为人和善热情,明白了我的困境,在外出办事时他会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耐心给我讲解当地口音的不同;在工作闲暇时,他也会讲一些乌干达当地的习俗、语言等。在他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当地口音,能在工作中顺利与人沟通。

生活总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解决了口音这个问题后,我又遇到了的新的问题:缺乏工程相关的专业词汇的储备。因为有了之前的经历,我明白这只是暂时的,所以没有气馁,遇到不会的专业词汇就认真去查,查不到的就问工程部和商务部的同事,同时我也会去学习一些工程相关的知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协助领导翻译或完成工作任务。我想,在未来的工作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谓“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我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努力学习,积极应对。

故事四:异国新年初体验

除夕这天,乌干达并没有国内那般喧哗与热闹。对我来说,初到国外第一次和坚守海外的同事们一起吃年夜饭,既新奇又兴奋。远赴他乡,恰遇春节,我和同事们一样,只能通过微信视频问候家人、向亲朋拜年,对着异乡的月亮遥寄思念。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很多同事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国休假,当问及原因时,得到的最多回答就是“国外项目人少,岗位不能缺人,走了就会耽误工作的进展。”从同事平静且坚定的眼神中,我深切感受到海外项目建设者的不易与担当。我感受到,他们是伟大的,是值得钦佩的。他们不再是春晚采访环节中短短十几秒视频中的“一带一路”建设者,而是新春之际选择坚守岗位而无法与家人团聚的电建工程人。我亲眼看到了他们黝黑的脸庞,看到他们在现场与乌干达人认真交流的样子,听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思念家乡时说的那些习俗和美食,我懂得了他们内心对故乡和家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也深刻体会到他们对这份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此刻,我很自豪自己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也成为了出境时的“海外项目工作人员”,我想我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在“一带一路”中去贡献、去坚守、去创造。我就像浩瀚银河中的一颗星,虽微弱但坚韧,繁星点点,如炬闪耀。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我在非洲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我会如千千万万水电人一样,如无数海外电建人一样,以有限之青春,散发无限之光彩,在浩瀚星空下续写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

正值青春,我在路上,愿你我皆为光火。

不远万里,远赴他乡,静待青春向阳花开。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